2024-08-13 17:19:37
7月简报(2024第6期总第10期)
贸易预警
7月24日,马来西亚贸易部正在审查其反倾销立法,并计划明年将其提交议会,加入印度尼西亚对廉价中国产品损害当地企业的担忧。
马来西亚贸易部副部长刘振东在议会上表示,政府支持保护中小企业免受不公平贸易的影响,因为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的廉价进口商品大量涌入。
他表示,采取的补救措施包括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和保护性关税。他在国会回答问题时表示:“这一贸易补救行动针对的是对包括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在内的当地产业造成损害的海外制造商或出口商,其征收范围包括所有当地产业。”
在2015年至2023年期间,马来西亚贸工部已对中国出口商实施了9项反倾销措施,以保护当地产业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影响。
1个月前,印尼贸易部曾表态,为确保印尼中小企业和行业生存和发展,将仿效美国,向中国制造的包括陶瓷等产品征收100%至200%进口关税,当法规颁布,便立即生效。
进出口数据
据海关统计数据分析,出口方面,2024年5月,我国陶瓷砖出口5788.35万㎡,同比增长8.13%,出口总额为2.71亿美元,同比下滑27.28%;陶瓷砖出口均价为0.265美元/kg与4.67美元/㎡。1-5月,我国陶瓷砖出口合计14.48亿美元,同比下降18.91%。进口方面,2024年5月,我国陶瓷砖进口22.54万㎡,同比下降2.49%,进口总额为730.80万美元,同比增长1.63%,均价为2.02美元/kg、32.42美元/㎡。1-5月,我国进口瓷砖3600.34万美元,同比下滑14.08%。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1-5月份,陶瓷出口呈现量增价降的特点,部分陶瓷产品出口均价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陶瓷出口企业正抓紧技术创新,在外观设计、工艺创新、装备创新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24年1-5月份,中国建筑用陶瓷出口量531万吨,同比增长5.8%,出口金额28.19亿美元,同比下降19.8%。
7月12日,海关总署公布了今年6月全国出口重点商品数据。6月,我国陶瓷产品出口171万吨,出口额达16.598亿美元,1-6月我国陶瓷产品共出口909.8万吨,同比增长6.7%,出口额达112.365亿美元,同比下降10.3%。
根据海关数据,6月份我国卫生陶瓷出口3.23亿美元,同比下滑37.23%;前6个月总计出口27.17亿美元,同比增长1.06%。6月份,前20大出口市场全线下滑,仅加拿大增长13.27%。另外,前6月,泰国、菲律宾、沙特、俄罗斯等热门市场下滑。前三大出口省份为广东、山东、河北。广东省出口1.22亿美元,同比下滑41.68%;山东省出口5359.56万美元,同比下滑58.16%。河北、浙江继续保持增长。6月份河北出口4883.57万美元,同比增长43.32%,连续6个月保持正增长;浙江出口2711.99万美元,同比增长43.23%。
行业资讯
据陶业时讯消息,6月中下旬,江西产区已有多家大厂停窑3条线,部分中小企业也停窑了1-2条线,有的企业保留1条线或全停。湖南产区:进入6月份,部分只有2条线的陶瓷厂已停窑1条线。另有消息透露,包括高安、九江等产区的行业头部企业产能也有停窑的消息传来。湖北产区:有行业人士透露,某4条线的区域大厂只有1条线在正常运作,某超大型产能线也已停产、股东可能会进一步重组。北方产区方面,山东产区大产能线或规划停窑,河北高邑、赞皇产区受政策影响已全线停窑,部分企业部分产品花色断货严重、由此导致企业损失大。广东产区进入6月下旬产销压力开始加大,部分企业爆仓,极少数企业已经停窑。
陶城报据各大平台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24至今已有24家陶企的37笔资产拍卖(包含未开拍情况),涉及瓷砖存货、机器设备、整体厂房生产线甚至是股权资产、债权等,资产评估价超6.77亿元,拍卖陶企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江西、山东、河南等地。被拍卖陶企数量最多的产区为广东产区,2024年至今,共有7家陶企8笔资产被进行拍卖,资产合计评估价格为2.69亿元。
6月27日,由清远纳福娜陶瓷有限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佛山市东鹏陶瓷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微镶雕装饰效果陶瓷砖/板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经广东省轻工业联合会鉴定,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装饰纹理精细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由清远纳福娜陶瓷有限公司、广东佛山市陶瓷研究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萍乡市金刚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陶瓷岩板节能高效制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经广东省轻工业联合会鉴定,项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月3日,由佛山市新岩素整体家居有限公司、广东新岩素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兴辉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热弯陶瓷岩板一体盆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经鉴定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热弯陶瓷岩板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初步统计,截至7月初全国陶瓷行业停窑率已经达到50%左右。《陶商资讯》统计,整个四川产区停窑的生产线已有50多条,仅夹江产区就有40条以上。和2023年同期相比,今年6月份停窑的生产线,至少要高出10个百分点。
2024年广州建博会已落下帷幕,本次建博会呈现出家居行业八大发展趋势:1、大家居边界模糊,已然“傻傻分不清”;2、头部品牌抢抓流量,降低开店成本;3、家居品牌已经全部升级“大家居全案定制”;4、高定平替,头部家居企业向高定发起猛攻;5、智能家居快速崛起,高速增长;6、金牌X保时捷、华鹤与宝马,跨界联盟新时尚;7、新产品,新模式,新打法全面涌现;8、门窗行业羽翼未丰已迎来内卷。
据陶城报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今,广东、福建、山东、江西、广西合计共有34个陶瓷新建线、技改投资项目通过审批,其中,福建、广西占了大头,分别有16个、13个。陶瓷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也有所增长,这其中以福建、山东为代表,2024年至今,两地陶企合计共有4个新投资项目通过审批。
据奥维云网数据,2024年1-5月,卫浴整体(普通坐便器、智能坐便器、花洒、洗面盆、面盆龙头)精装修市场开盘项目380个,同比-19.3%,降幅收窄7.2%,市场规模累计97.2万套,同比-22.5%,降幅收窄13.9%。其中,精装修市场普通坐便器配套项目个数332个,同比下降23.1%;配套规模为19.22万套,同比下降27.9%。精装修市场智能坐便器配套项目个数208个,同比上升6.1%;配套规模为11.8万套,同比下降3.8%。九牧、箭牌在普通坐便器配套规模中同比去年提升也较为明显,同比增长分别为3.5%、3%。
海外市场
据印尼商报近日报道,印尼贸易部长祖尔基弗利·哈桑(Zulkifli Hasan)表示,贸易部日前在泗水PT Bintang Timur仓库中查获456.56万件陶瓷产品,价值798亿印尼盾(折合人民币3538.33万元),因为它们不符合SNI标准。6月28日,哈桑表示,印尼将对从鞋类到陶瓷等进口产品征收100%至200%的保障性关税,重启保护国内产业的计划。
近日,西班牙瓷砖和地板制造商协会主席Vicente Nomdedeu警告称,该行业尚未触底,尽管就业数据积极,预计今年夏天工厂停工数量将比去年更多,工厂的关停将会很严重。数据显示,西班牙今年1-4月的全球销量与上一年相比下降了5%,两年来产量下降了33%,销售额也下降了约28%。截至2024年4月,西班牙共有陶瓷企业121家,相比2020年减少了23家。
喀麦隆当地时间6月30日,特福喀麦隆陶瓷项目K2线成功投产。据悉,特福喀麦隆陶瓷K1、K2两条生产线计划生产包括内墙、仿古、耐磨、亮光、全抛釉等系列产品。K2线率先建成并点火投产,K1线计划在今年三季度投产。
近日,据美国厨柜制造商协会(KCMA)的报道,美国商务部公布了“KCMA关于橱柜及部件关税范围和规避行为的调查请愿”的最终结果。该协会表示,“美国商务部没有改变任何调查结果”,意味着在中国生产的橱柜及浴室柜成品或半成品,在越南或马来西亚进行加工后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均需要征收对华橱柜产品的关税。此外,美国商务部还将实施一项新的认证程序,要求进口商和出口商证明每批来自马来西亚和越南的橱柜和浴室柜不含成品和/或未加工的中国橱柜部件,包括柜门、抽屉面和框架。证明文件必须自进口之日起保留五年。
外媒报道称,一年多前欧盟委员会对印度瓷砖实施的反倾销措施,还不足以阻止印度瓷砖在欧洲的销售。欧盟委员会于2023年2月宣布,印度陶瓷进入欧盟后将征收6.7%至8.7%的关税。根据西班牙瓷砖制造商协会提供的有关欧洲陶瓷进口的最新数据显示,印度今年第一季度瓷砖出口到欧洲较2023年同期增加了5.4%。而2023年3月-2024年3月这一整年的时间,印度对欧盟的瓷砖出口增加了67%。当地业内人士表示,希望欧盟委员会提高关税,因为印度产品的价格远低于欧洲产品的价格,印度砖在欧洲大陆上没有商业障碍。
根据Floor Covering News的研究表明,2023年美国瓷砖销售额为32.26亿美元(约230亿元),同比下降了8%。按面积计算,2023年美国瓷砖销售面积为23亿平方英尺(约2.14亿平方米),占地面材料(层压板、地板、地毯等)总面积的13%。2023年瓷砖面临的大部分挑战来自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低迷。瓷砖也受到利率上升以及房屋开工和销售放缓的影响。
孟加拉国梅格纳工业集团(MGI)继续投资4500万美元(约3.2亿元)提升其生产能力,以在不断增长的本土瓷砖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通过这项投资,MGI已向其工厂投资了总计1亿美元(约7.13亿元),采用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和中国的技术。从每日3.1万平方米的产能提升至每日5.1万平方米。据孟加拉国陶瓷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 (BCMEA) 称,国内外公司已在陶瓷行业投资15.8亿美元(约112亿元),其中62%用于瓷砖生产。该国拥有31家瓷砖制造厂,年产能为2070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孟加拉国的瓷砖销量估计为6.33亿美元(约45亿元)。
欧洲第二大陶瓷生产商STN集团选择萨克米Contiuna+连续式辊压机助力新工厂生产新的大板和大尺寸瓷砖产品。新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投入运营,将为市场提供多尺寸规格的瓷砖产品以及1600×3200mm和1200×2800mm的高端大板。
近日,Roca乐家宣布收购意大利企业Idral,后者主要制造和销售公共空间水龙头产品,乐家此举旨在强化相关产品组合和增强在欧洲市场的行业地位。2023年Idral营业额达103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0.85亿元)。
近年来,越来越多卫浴企业开启了海外布局步伐,以越南为代表的东盟国家成为了中国卫浴企业投资的重要目的地,目前包括凯撒卫浴、海鸥住工、富兰克、安纳奇、泛亚、厦门沛乐迪、江门瀚森、松霖、九牧、华艺卫浴等企业都已经在越南投资布局。
近日,有消息称:位于墨西哥伊达尔戈州的时代陶瓷(Time Ceramics)已正式投产。据公开资料显示,时代陶瓷集团是一家中国的跨国集团化制造企业,目前在福建、江西、湖北以及海外的非洲、南亚已经成功创立运营了四家大型陶瓷生产企业。2022年,集团设立了闽创投资,并通过广州发改委备案后,在墨西哥投资成立了TIME CERAMICS S.A.de C.V公司,并购买1200亩土地作为生产基地。据当地媒体报道,Time Ceramics在墨西哥的工厂计划投资27亿比索(折合人民币约11.3亿元),该工厂占地面积达76.3万平方米,将创造1000多个直接就业机会。
近日,据美国Grosser Consulting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5月,美国瓷砖进口总量为71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下降的原因在于来自墨西哥(-21.1%)、巴西(-24.7%)和土耳其(-19.3%)的进口量下降。但来自印度的进口量增长了10.2%,来自西班牙的进口量增长了2.4%,来自意大利的进口量增长了6.6%。值得一提的是越南,其进口量从220万平方米增长至320万平方米,增幅达42.9%。1-5月,按进口量计算,印度以1580万平方米居首位,其次是西班牙1280万平方米,墨西哥排第三位,为1150万平方米。以进口额计算,意大利以2.34亿美元位居第一,其次是西班牙1.93亿美元,墨西哥为1.03亿美元。
近日,MECS-Acimac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意大利陶瓷机械和设备供应商行业的销售收入达23.7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88.61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出口额增长1.8%至17.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36.71亿元),占总营收的72.7%。欧盟仍然是2023年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的最大市场,进口额下降27%至3.8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0.76亿元)。南美洲升至第二位,进口额为 3.0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4亿元),同比增长38%。亚洲(不包括中国)位居第三,销售额为2.9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3.53亿元),同比增长14%。意大利国内市场方面,销售额下降1.2%至6.4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51.5亿元)。从客户领域来看,瓷砖行业的销售额小幅下降1.3%至19.9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58.17亿元),卫生洁具行业的销售额增长8%至1.1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9.38亿元)。
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卫浴技术与设计协会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德国卫浴行业在2024年下半年的销售预期好于上半年。预测显示,国内市场将下降1.4%,国外市场预计将略微增长0.3%。预计国内明装卫浴市场将下降1.8%,国外将下降0.5%。暗装卫浴(包括整装卫浴)预计国内将下降1.4%,但国外将略微增长0.4%。
近日,Iris陶瓷集团与Edison集团旗下Edison Next公司共同宣布世界上第一块使用绿色氢和天然气混合生产的4D技术陶瓷板诞生。具体来说,生产的板材长3.2米,宽1.6米,厚12毫米,并以其四个维度脱颖而出,因此被称为4D陶瓷,除了材料及其颗粒的三维性,跨越板材的整个厚度,还增加了第四个维度:可持续性。